Search

「心智回憶與預期練習單」正式發佈!

「心智回憶與預期學習單」主要設計來引導孩子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「心智回憶與預期練習單」正式發佈!

「心智回憶與預期學習單」主要設計來引導孩子增加「認知能力」、「思考彈性」與「自我規劃」、「問題解決」的能力,若能長期練習,或許可以提升「洞悉人性」的能力(因為開始看得懂別人的行為意圖)。

人類的高階認知能力有一個功能,就是「心智的時間之窗」。我們可以像坐時光機一樣,回憶過去的人生經驗、生命的歷史事件;也能從現在的狀況來預期未來、構思可能的行為結果。然而,有些孩子(特別是認知較弱或有ADHD、ASD特徵的孩子)遇到事情時,比較難回憶過去是否有類似的經驗,也不太會預期事情可能的後果或是搞錯焦點,故常常會亂回答、做出不利決定或未謹慎思考後行動。

家長下載「心智回憶與預期學習單」後,再可以利用生活上的例子、圖片甚至是繪本的其中一頁,結合一起練習。引導孩子思考「事件先前怎麼發生的」(才變成現在這樣)與是否有類似的經驗,這是此教材用來回憶過去的部分;也引導孩子思考這個事件未來「可能的發展」與「可以怎麼做比較好、作出較有利的選擇」(做好選擇再行動,就是計畫的能力)。

另外,由於我們對同一件事情,每個人都可能有不同的詮釋,又因為解釋不同,往往會連帶有不同的情緒、感受與行動。家長也可以透過「心智回憶與預期學習單」中「現在」的部分,引導孩子思考在某個狀況下,不同人的角度怎麼解讀同一件事。

我以一個例子說明。如果「小明看到功課太難,就把書本收起來」,是「現在」的狀況。

那麼「過去」的情況就是小明剛剛坐下或打開作業,更遠一點的過去「可能剛回家太累」。此外,也可以跟孩子討論是否有類似的經驗。

那麼「未來」的情況可能是媽媽以為小明懶散、不寫作業,媽媽大聲責罵小明。「更好的做法」(我可以怎麼做)則是小明可以先跟媽媽說太累,想休息、吃個點心再來寫作業。

另外,「小明看到功課太難,就把書本收起來」這個例子中,小明的「想法」是好累、「感受」是疲憊、討厭;而媽媽的「想法」是真不乖、「感受」是生氣。透過實際的例子讓孩子體會不同的人因為觀點不同,會有不同思考角度,這就是換位思考的練習了!

若要獲得此學習單完整檔案,請按讚、分享與留言「請給我心智回憶與預期學習單,謝謝」,就會傳送給您!此次的開放時間為11/26-11/28中午,若有需要的朋友請把握機會唷!

P.S.若按讚/留言/分享後5-10分鐘內沒收到,請再留言一次,謝謝!

(FB一再下修觸及率,請按讚/分享與留言)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我是一個ADHD臨床心理師,原因之一是我的專長是ADHD的親子改變方案,原因之二是我有點ADHD。
View all posts